EN

廖万清院士六次回乡

发布时间:2019-05-16  阅读次数:1192

●廖是添
       一笔写不成两个“廖”字,我与廖万清院士,注定有缘。我们共同的祖籍,那个坐落在王寿山西麓的梅县区桃尧镇黄沙村,冥冥中就为我们埋下了此生不移的根。


       5月11日,万清叔从上海飞梅,参加健康“一带一路”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研讨会。刚下飞机的他,来不及休息,就直接回黄沙祭祖。因母亲节先行到达故乡的我,又与他那双为梅州经济发展“会诊把脉”的手握在了一起。望着他总是挂着微笑,总是精神矍铄的风采,我仿佛一下子找到了鲁迅那句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现实版人生写照,万清叔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闪光愈发高大起来……



本次回乡,廖万清院士和博士学生在黄沙村


      大约1972年,一个平常如和风拂过水面青萍的日子,我和童年的玩伴们,从后山掏鸟窝回来,发现每家人的饭桌上,都无一不整齐地放着两条白色毛巾、一包糖果。爸妈出工尚未回来,兄妹几个分享着难得的美味后,才知道带给大家甜蜜的人,大名叫万清。我不记得自己是否与小伙伴们一起相拥着,奔跑去“德裕楼”亲睹军医万清叔的风采,但那两条绣着“祝君健康”的洁白毛巾,几十年过去了,依然在我的脑海清晰如故。


       我和万清叔的第二次见面,是在1999年。那时节,以“梅州大侠”廖安祥弟弟廖政为首的“廖氏研究会”正忙着整理续修《梅县、梅江区廖氏源流》,因为参与了编撰工作,我了解到了许多此前从未涉猎的“廖氏古今人物”,万清叔的玉照连同他的光辉形象,也是在修谱的过程中逐步明晰的。



廖万清院士与92岁的族兄廖万松(作者父亲)手拉手


       “这是一身英气,从骨子里头就开始散发热情,满脸透着慈爱的军人”,当1999年那个初夏的早上,我的手与万清叔的手紧紧握在一起,被望江楼与华侨酒店共同见证的时候,我更加确定了修谱时就有的对万清叔的判断。我忘了这次万清叔回梅州是带着什么公干或者任务的,我只是清楚地记得那时节我刚刚结婚,我与爱人陪着其时已是文职军级干部的万清叔,和他那位端庄大方也是文职师级干部的夫人康善珠叔母,在时任市委党史办主任廖金龙等人的引导下,首访他的母校梅州中学,再游梅州最高学府嘉应学院,接着到“梅州小桂林”蕉岭长潭,继而到福建永定土楼。我和爱人都是初次接触叔母,而叔母不但没有高干的傲气、大家闺秀的娇气,反倒让我们后辈从她慈爱的眼中,一举手一投足的关心中,深切地感受到了她那无声胜有声的疼爱与真情。


       第三次见万清叔,那是印尼华侨廖盛松叔公魂归故土,落葬于黄沙“盛松仙庄”的2000年。盛松叔公19岁下南洋,20世纪50年代在印尼兴办一间纺织厂,后由于儿女经营有方,到70年代已发展成为廖氏集团跨国企业。他热爱桑梓,踊跃捐资兴建黄沙廖氏祖祠、桃尧中学、黄沙老人乐园等,最被乡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在黄沙村独资兴建的“盛松学校”“菊英桥”“菊英坝”等公益事业建筑。因其子廖王汉的跨国公司有分部在新加坡,而万清叔留在南洋的家人,包括其胞姐廖应银一家亦还在新加坡发展,南洋异域逢家乡故土宗亲,相互往来密切遂顺理成章,再加上后来廖王汉在上海浦东投资,兴建属上海市政建设重要工程之一的胜康廖氏大厦等地产,万清叔在大陆的家人亦在上海,两家人的关系于是乎越发行走得亲近。盛松叔公落葬那天大雨滂沱,夹在浩浩荡荡前来送别的人群中,我分不清万清叔脸上哪是泪水哪是雨水,倒是看着万清叔红肿的泪眼,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书上说的“铁汉柔情”一词的真切含义。


       2016年国庆节期间回黄沙,是我第四次见到万清叔。他与家人回乡祭祖,十几年未见,万清叔依然精神矍铄。我和他的堂侄等几人,陪着他顶着炽热的太阳,翻山越岭到“新塘岗”拜谒他祖父祖母的陵园。78岁的老人了,从上海飞梅州,从梅城赶到黄沙,从黄沙村徒步到陵园,到了陵园还要亲手种植柏树,其一片浓得化不开的真情,甚是令人钦佩。特别是下山期间,我们几个年轻人都明显感觉脚“弹弦”般颤抖,回首一瞥,万清叔的脚比我们抖动得更为剧烈,可下罢山,他依然坚持还要徒步到他的五叔五婶的坟墓祭拜,我们无不被他的爱祖敬宗精神彻底折服。


       时隔才一个月,2016年11月3日,我又在电视、报纸上见到了回梅州的万清叔。这次他是受梅州市委市政府与广东院士联谊会之邀,作为30位在粤工作和广东籍院士专家而回到梅州的,可惜那几天我不在梅州,未能亲聆他的教诲。但我看到了心系桑梓宝刀未老的他,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挂牌成立中国首个院士团队创新创业驿站——广东院士团队创新创业(梅州)驿站时的英姿;看到了他不辞旅途劳顿,免费在粤东医院聚精会神帮病人看病的专注;看到了他在嘉应学院医学院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欣慰;看到了他针对医疗卫生专题调研、会诊、把脉时,为梅州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的精辟独到。我为梅州能拥有万清叔这样一拨热爱故土的院士专家点赞,我更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位族叔感到骄傲自豪。


责任编辑: 张开帆

联系我们

地址:上海凤阳路415号

邮编:200003 沪ICP备05003363号

E-mail:shmedmyco@163.com

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版权所有Copyright (C) 2003-2010 www. smmu.edu.cn reserved